WordPress Themes

买楼那些事5 – 开工后的各种坑

好了,终于开工了。简单的duplexing就不展开说了,施工的故事主要集中在翻建,改建还有纯施工上,我就一起吐槽。 

纯施工我们做的花园屋(也叫后巷屋)比较多,这样能把一个独立屋搞成三个单元(主屋duplexing改建之后成两套,后院再盖一个小房子),能把年租金3万一下搞成7万多(都是我们运营后拿到手的真实数据,没水份)。开工前还有一堆准备工作,比如通知已有租客在施工期间不要靠近工地,车也得移走以免损失等等。开始大家都说好的理解没事,因为新租客搬进来前就白纸黑字告知过他们。当然,现实就是事后还是收到了他们去LTB告我们的材料,说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车也这样那样的,要求赔偿。反正就是换着花样要钱。被租客搞都习以为常了,流程律师那边常年走着,偶尔去office总会问一句,最近又被告了吗?要不以后再写个“租客那些事”的系列吧😂 

刚开工,还有正常的每周电话会议过过施工进度和预算什么的,过了大概几周,开始找不到人,比如开会时间没人来,一问,说是政府验工的人在现场啊,或者工头在处理什么事情啊,总之这样那样都还挺有道理。重新约了几次,偶尔聊上了,总是有这问题能解决,那问题能解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标准流程,时间,凑在一起说个话都费劲,就慢慢不约了。 

这只是开始。 

四个月的工期,过了大概杳无音讯的两个月,抓到人再问,感觉说了等于没说,还是在各种等地基的准备工作。再细问,感觉他们还在和政府那边纠结铺管子的顺序。我们想着,这不行,还是我们自己去市政厅那边问问看到底怎么回事,想着搞定这阵就好了。结果就开启了和市政厅长达两年多的”友谊”,真的是万万没想到😂 

说回来,去市政厅跑了好几次才具体找到对的人,这个过程我们才发现,施工队连对话的人都找错了。找到对的人之后才发现,施工队的理解也是错的,我们里里外外“翻译”了好几次,感觉他们终于搞懂了,然后施工队就说,这样的话,得重做铺管子的方案,还得改图和重新找能做这块的分包公司。多久?哦,不知道,先找人问问看。 

我们心里真的是一万匹马在跑。 

后来事实证明,几乎每一步有点技术含量的都是这个规律-需求搞错了,重新画图,加重新找供应商。 

所以这样的cycle多来了几次,一问进度对方就理直气壮地说,在等。等这,等那,等谁谁谁,主打一个千年等一回。 

是是是,他们弱小无助束手无策,我们作为甲方真的是气得原地爆炸。 

就这样拖啊拖,开会的意义都没了,我们觉得不行,这太扯了,就开始每周跑现场。 

刚开始通知他们的时候,对方还会说哪天哪块验收,啥时候来比较好。过去基本上50/50, 一般时间扑空,一半时间确实有人。有人又分两种情况,在干活,在休息。 

几个月以后,发展到去现场看也没啥意义了,基本没人,空着,和之前看的一样。 

打电话给工头,十次大半没人接,好不容易等到回话了就是人在法国,过一阵回来;人在英国,过一阵回来;人在哪哪,马上回来;然后终于聊上了,说快等到了,再等等。 

说好四个月的工期已经走过一个春夏秋冬了,猪都能觉得不太对劲了。 

于是我这头猪只好约他面聊。 

结果他一开口我就血压飙升。下集接着吐槽。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