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Themes

我躺平最早的一个玩法 14 – 奇葩借款用途

接上篇,我觉得做私贷是一个能很直观贴近当地人消费文化的一个途径。之前说过,没做之前真的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这样借款,做了之后才深切感受到当年Jen说的没一点水份。做之前这个问题没想通,觉得doesn’t make sense,和很多人第一反应一样,都在这买房了,怎么还差钱到愿意付双位数的利率来借钱的?事实是还真的会,尤其是当地人。华人比较少有借钱的传统,当地人可不是。 我们管理的私贷95%都是放给了当地人。 这些业主大多因为自己属于自雇职业、退休,或是购置新房后需要一笔资金买家具装修等等原因,不能从已有的物业里面从银行借出更多的钱来(真的要吐槽一下,这边的银行卡得是真紧,管你房子equity是不是足够多,现金流多么好,只要明面上的指标没达到一律不借,但谁还没个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找到这边的私人贷款机构借款。 我们前后大概退出了几百笔,归纳起来,借私贷的原因大多可以归类为3种: 

  1. 房产投资人–借款人既是Lender,资金周转的时候又是借款人。因为当地银行大多数时候不管你净资产的多少,只要你税单上没有收入或是很少(自己创业的谁报收入?),要买的标的房产负债率和现金流等不够的(房产投资人都是同时好几套,谁够的?),就算你愿意付40%的首付,银行也不借。这种借款用途一般比较踏实。 
  2. 自雇和小微企业主 – 同理如上,他们经常合理避税,纸面上没有多少收入,属于资产充足但现金较少的类别,也通常可以拿出多个资产抵押。  
  3. 房产负债率较低的屋主。他们一般信用和收入都较低,但是因为拥有房产时间较长的关系,房屋负债率较低,安全垫相对较高。一般来说银行是第一债权人,私贷为第二债权人。这种负债率较低的屋主又大概分为4种类型:
  1. 对房屋进行装修来住得更舒适 – 这一般表现出屋主对房屋维护的良好意愿和习惯,同时为房屋出售时价格更为利好,是加分项  
  2. 打算立刻出售房产所以需要装修贷款来赢得更高的售价,这表明退出周期可能较短,也是利好 
  3. 需要过桥贷款争取一年的时间来修复较差的信用分数,好为一年之后重新去申请银行贷款做准备 
  4. 离婚,急需资金把另一半的房产买过来 – 只要安全垫足够,本质上这种情况也是属于过桥贷。  

上面的最后两种要特别注意,槽点很多的,下篇继续。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