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Themes

为正义发声,为财富开路 4 – 案子筛选标准?

接上篇,个人觉得最核心的是他们怎么筛案子的,而这分两块,一块是patent owner本身,一块是案子本身。

首先,很好奇他们凭啥说是唯一一家能直接触达patent owner(原告)个人的fund. 他们给的比喻非常生动。对方问说,你想想,作为一个大基金大佬,如果是你,你愿意每天不停地和都不知道哪里来,完全不认识的世界各地自称有版权且被侵权的patent owner(原告)聊天吗?他说,他们基金的核心人物本来就是版权律师,且已经过了在律所为每小时1000刀奋斗的阶段,所以那人每天不干别的,就是一直在电话上和各种patent owner(原告)聊天,每年大概能聊1500个左右,最后真正符合条件的,只有大概35个案子,也就是2%的成功概率。就这,大基金能花时间干这个吗?对他们来说,太不值了 – 他们专攻赔偿金200M+的大案子,像这种直达patent owner(原告), 赔偿金范围从10-100M的案子对他们来说不值得花这个时间。

哦,所以不是他们有啥秘密武器,实在是因为别人都没动力干这事,所以他们干。与其说他们是唯一一家可以直接触达patent owner(原告)的基金,不如说他们可能是唯一一家愿意直接和patent owner(原告)聊天的基金,因为是mid market lol

2%这么低的成功率,那得保证他们每年的leads都在1500+才行。问,你们怎么拿到单源的呢?他们说,一般从几个渠道来。首先,他们做social media和广告,直接面向patent owner(原告), 且mid market几乎没有竞争,所以只要patent owner(原告)看到了都会和他们联系。其次,他们圈子里北美,以色列和欧洲都有很多家以前就一直合作的律所给他们推单,因为那些单规模太小,对方律所无法做,正好就推到他们这来看看行不行。

听到这问了个题外话说,人家以色列和欧洲的为啥到美国来打这个官司啊?

他们说,以色列和欧洲的赔偿范围都咪咪点,小得多,如果被在美国有运营的国际大公司侵权了,当然在美国打官司利益能最大化。

挺有意思的。继续问,那你们是怎么筛选的呢?

他们说,patent owner(原告)本身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疯子。大概每个电话,聊了10分钟就能知道对方说的侵权有没有坚实的诉讼条件, 就这前10分钟能筛掉大概80%的问询。剩下的20%,就是那些乍一看,官司要素都满足的,比如validity, 比如infringement, 这些潜在的leads就会进入下一步,开始“审单”。 这种官司“审单”要走技术分析的过程,看看技术上,甚至是代码上,是不是真的靠谱。同时,要走法律分析过程,包括看专利细节,专利漏洞, IPR等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预估一个这个patent owner(原告)的精神状态😂一般有专利的人都些许执着,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宁愿把官司打到底也不愿settle, 但自己又没钱做这个事,所以基金一般会根据这个patent owner(原告)的性格告诉对方一个合理的赔偿范围,同时评估一下对方在合格范围内愿意接受settlement的概率。光是这一步,又能筛掉不少案子/patent owner(原告),毕竟投资人出钱帮他们打官司不是为了死磕,而是为了回报率😂

过了patent owner(原告)这一关,后面还有很重要的一关,就是案子本身除了要满足validity, infringement等等最基本的要素,还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每个案子侵权的被告都有多个公司。比如,meta, amazon, 微软,alphabet等一起告。这个是个最最核心的点,至于为什么,和他们特殊的模式有关,之后会写到。

  2. 每个被告公司都有大量的可执行资产来赔付补偿金。
     

那筛选之后,每个案子从开始到结束,大概是个什么时间线,每个阶段会发生什么呢?下次聊。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