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Themes

为正义发声,为财富开路 1 – 缘起

关注们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躺平主要靠legal lending(细节都在刚刚们发完的”99%的人都没听过的躺赚方法!”那个系列里了),而且10年间只近期碰到了一个同行,基本找不到做这个的。每次和人聊大家都觉得有点神奇,因为确实没有像之前出车祸机缘巧合的也接触不到这个玩法。秉承着 let the winner run, cut the loser off 这个大原则,就比较留意任何关于法律相关的机会,毕竟横向比较手上的配置组合,亏钱的七七八八不重样,只有这个玩法常年持续来钱。

之前也很多美国粉丝问美国能不能做legal lending, 跟大家分享的是,在美国做比较难,要看两点。第一是这个事本身,做车祸案子这件事在美国比较难,因为要同时满足“头部律师”,有”ATE”保险承保,且”disbursement funding“那个小小的clause要完全有利于律师和lenders; 在加拿大只有们做的那个省和那个律师团队符合这些要求,而美国每个州的法在这上面都不太一样,更别说机缘巧合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那个路子了,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通过们这边联系上律师直投的;第二点是要看市场大环境。加拿大可以说是没有legal fund相关的产业,全是律所自己和银行瓜分了,看到过的资本市场上的玩法组合里(包括机构)都没有legal fund这一块(不过也可能是太孤陋寡闻了哈哈),由此可见这是个多么小众的资产类别。但美国不一样,毕竟市场大,资本多,虽然美国绝大多数当地人也没听说过litigation financing这一块,但是和资本市场的人打交道,偶尔还是能遇到至少听过这个词的人,或者确实见过此类基金的,毕竟这一块在美国做得起来,体量和回报都不错,大家不知道只不过是因为funding基本都是大机构在垄断,比如高盛,摩根和大律所等,都互相是交易对手,有的算是private credit业务板块里面的,有的算是另类资产业务板块,总之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更不用说能找到这个大机构的渠道且能投进去的了,因为基本已被垄断。所以一边是加拿大没这个行业,被捡了个漏,一边是美国litigation financing基本被垄断,个人投资人进不去。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常年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美国的这块。美国的玩法基本都是直投大案子,官司打输了钱回不来,官司打赢了可以30%-10倍的回报,总之,看了这么多年,还是不太符合的标准。

然后,机缘巧合之下,非常偶然地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本身没啥亮点,但是有一个litigation financing的section, 还是高风险高回报那一套,然后在问答环节发现,和另一位男士基本上承包了全场的Q&A, 轮流问主办方问题,而且问的问题一听就是内行,比如ATE保险,比如disbursement, 比如underwriting。这之后,也没啥交集,直到又有一次活动,们两都在,正好在场也有共同认识的人(也是律师), 本来之前就留意过,就这么聊了起来,一问,发现他果然是做litigation financing的,而且在美国之前做的也是车祸官司。他的供应链很绝,本身是医生,接了车祸的病人可以直接被refer到他自己供应链的医疗中心去,病人的伤情直接经过他手,所以审单这块完全没风险,只要片子拍出来有伤,他就把病人推给律师开始和保险公司打交道的整个流程。他说回报非常棒,不过已经做不了了,因为那个州不断修改法案,到最后他这种做法已经无法合规了,就专心做投资了。再问,原来他主要做VC, 运气好到一笔就投出了个独角兽,当年被投公司除了他一个全是机构投资人,总之就是好运到爆棚,一把就退休了。之后看了下他的组合,有几个公司感觉还行,也就小小跟投了一下,这样一来二去熟了,有时候会交流一下。

然后,又是一次们几个投资人和律师小聚的时候,随便聊,聊到了上次的活动,他说,他们的数据比他自己之前做车祸官司的时候还要好,一年就回本还有至少20-30%的回报率。说,没听他们说啊?不是either go big or go home吗?他说后面他们又交流了一阵,发现不是这样的,他们的模式非常另类,要问得特别深入才能弄懂,他考虑投一点。

一听来劲了,正好上次活动的律师也在,直接把他抓来坐们这一顿锤,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聊完的感觉又是,为什么这么好的路子就是不能说人话,但凡没有legal lending的经历,是完全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听他们在说些啥的,真的太以律所为中心,太不以投资人为考虑了,几乎每句话都得翻译才能算是人话,难怪他们的活动都没啥效果,下次开聊”翻译“过的路子!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