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Themes

我躺平最早的一个玩法 8 – 算什么?

接上篇,大致说完了看单审房,其实最最重要的是最后的各种一通算。算出来的结果如果好,产权有额外债务啦,房子有各种漏水问题啦,信用分数低空飞过啦,房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啦,等等这种一听大部分人都会直接拒了的状况,其实都不算啥,可以开单;如果算的结果不好,即使信用超800,房子地点好,房子状况好,屋主还有收入,那也不能接。为啥呢?这就要详细说说到底要算些什么,怎么算了。

首先,肯定是算LTV。回顾一下上篇,LTV=(房子现有贷款+申请的贷款)/现在市价,比如上次的栗子,一个房子评估出来市价是100万,现有银行一贷为60万,房主现在申请借个10万的二贷,那么LTV就是(60+10)/100=70%

但是,这个公式里面每一个数字在实操都是坑!天坑!

我们揉开了掰碎了说。

首先,一定要从银行直接拿到一贷的金额!光在这个数字上我们就踩了无数的坑,屋主,经纪等等给的东西不要信,不要信,不要信!只有从银行直接拿到的才能采用!而且,有些银行的贷款有一些特殊性质,比如,能直接增加一贷的贷款额度而不用经过二次审批,这能直接把你这个二贷的LTV从70%干到80%以上而你无能为力去阻止,这能直接导致二贷的本金损失!所以银行出的书面文件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交割律师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你自己摁着头都得一个字一个字地掰开了揉碎了读!

这还牵扯到银行一贷在产权上注册的金额,有时候会比真实金额要大。这也说明了有银行能随时增加一贷金额的可能性,这种时候你一定一定要得到一贷银行的书面确认不会增加金额,而这个律师也不会主动去做,还是得你自己去要求,而且大部分时候银行是出具不了这个文件的。这种情况下,无论借款人和经纪怎么说好话,怎么打包票,都不要用真实金额来算LTV, 而要用银行注册的更大的那个金额!都是血泪教训,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就是,如果有一贷,一定不能是除了银行之外的私贷机构,因为银行不敢漫天要价,他们即使走拍卖,手续费服务费律师费各种费用收得还是比较谨慎的,不会让你血压飙升,但是,非银行私贷机构可不是这个风格哟。他们能把一封标准信的费用直接拉高到上千,还天天发,律师费管理费各种费用就更不用说了,能直接把二贷本来很低的LTV拉爆,本来交割时候LTV很安全的单到了拍卖,一贷后面的债主就可能血本无归,所以如果你要给二贷放款,一定不要放给那些一贷不是几大银行的借款人。

第一个数字简单粗暴地讲完了,第二个数字暂且用贷款人申请的金额(这个数字就是最后要调整的那个),分子讲完了,我们来看分母。分母就是市价对吧。一般来说,放心用银行认可的第三方评估报告的结论就行了对吧?

你这样做事后能哭死,因为如果亏钱,亏钱的是你不是评估公司。这也是个天坑。

吐槽之后再写,现在直接上结论。坑踩多了,我们后来的标准流程,评估报告只看房屋的细节,而估值我们自己会通过付费数据内部做自己的comps评估,最好是同一条街上同户型的,总之,找的comps比评估报告要靠谱得多!毕竟他们靠出报告吃饭,数据不掺水分饭可能吃不上,我们靠审单吃饭,审得不严我们吃不上饭,所以动机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我们还要付费给另外的第三方再出一个估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房子我们都要拿到3个估值,其中一个必须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估值,然后,取这三个值中最少的那个作为分母! 不是平均值,不是评估报告上的数,是用估出来的最小的那个数!

好了,LTV暂时算出来了,很多年前我们85%都能做,现在基本只做75%以下的,如果地方偏远,我们要么不做,要么LTV卡在60%以下甚至更低(这个还要看房子市价多少,流动性怎么样等等,这些细节后面会说到,现在就说个大致框架)。除了LTV, 还有两个很关键的算法,这两个东西基本上没人算的,因为一般而言LTV把关好就行,但我们坑踩多了,自创了这两算法,为的是最坏情况下不至于傻眼,下次聊。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