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Themes

为正义发声,为财富开路 9 – 现实远比电影精彩

接上篇,30天到了,不出所料,对方没有选择settle, 而是选择上庭应诉。
 

其实对30天之前对方settle没抱一丝幻想,因为这么多年涉及了不少不同的业务板块,真正涉及到钱了,碰到的深井冰比这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十倍不止,所以现在面对任何事情的第一原则就是,先assume对方不是个正常人,不讲理,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且会杠到底。后面们的心里和现实上的准备都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做的,偶尔遇到正常人,们都会觉得是意外之喜,绝大多数深井冰,们都觉得这就是正常的。
 

所以,一开始就做的是上庭的心里准备,反正据他们说的,2-3周就结束战斗。
 

结果呢?还真是。一周被告听证,一周原告听证,再来就是法官给陪审团instructions, 陪审团来给判决,不到三周,卡在美国一个长周末前全部结束。
 

精彩的来了。

一看给的update很长,就知道有曲折。
 

首先,最关键的证人消失了。一个反应就是,这人还活着吗?
 

事后这人证明是活着,但是开庭整个期间没一个人联系得上他,包括他自己的律师。
 

为啥说这人是最关键的证人呢?因为他/她就是当初deposition录口供的时候一股脑披露了他们公司高层怎么指示把该付给原告的巨额销售佣金直接从系统上redirect抹掉了的。
 

这导致了被告公司律师提出抗议,无法cross exam这个证人,所以提倡claim不成立。


这直接导致了法官大手一挥,直接抹掉了们原告这边的70M的punitive damages惩罚性赔偿😂🤦‍♀️
 

接着,法官根据这个,给了陪审团一个xxM-xxM的赔偿范围他们做出裁决。
 

整个陪审团,都同意赔偿这个范围最高的数-除了一个陪审员。
 

这唯一的一个人,据说是个刚从欧洲来的移民,没见过钱,对美国司法系统完全不熟悉(欧洲案子非常不挣钱,这也是美国基金喜欢接欧洲案子的原因,因为欧洲经常出了胜诉的判决但是拿不到钱,再转到美国来打,赢面几乎板上钉钉,而且来大钱)。而这个陪审团所有其他人,都是这个州的长期居民,非常习惯上亿的赔偿金案子。
 

双方就这么都不步,直到长周末来了,硬是这一个没见过钱的移民以一己之力把案子的赔偿金直接又打掉了20M😂
 

看到这里90M已经没了,心里一万匹马疯狂地在跑,心想又是一个失败的路子
 

然后,看到了结论:官司赢了,不过基于上述这两个关键因素,判决只拿到了大概17M的赔偿金, 比预期的100M+少了几个地球的距离。

但素! 即使这样,扣除所有费用,回报率仍是3个月30%!!!😂
 

当然,钱还没拿到手,这个过程在以后也是会边体验边写出来。因为还有几十天的时间法官才会把判决录入系统,在那之后还有30天的时间给被告考虑要不要上诉。如果对方上诉,那个流程要继续走一年。但是,如果对方上诉, 们原告这边会买一个保险,保证最初的这个17M的赔偿金保底不跑。同时,会把关键证人消失这个当做恶意诉讼的一个claim来把70M的赔偿性惩罚又加回去,这样对方的风险也会大很多。而且据说被告正在走上市流程,估计他们也会好好思考思考到底要不要上诉。
 

据说法官直接把70M赔偿金抹掉了就是希望他们找不到借口上诉了,因为据说这个案子被告恶意诉讼走流程很久了,那个法官非常烦他们了,所以想着70M抹了还有30M左右,陪审团应该有脑子给30-40M之间的赔偿范围,结果没想到被一个陪审员给搅黄了😂
 

总之,大家都认为被告这次拿到17M的判决真的太便宜他们了,而且正在上市,大概率不会想着继续上诉。同时,们原告这边已经file了一个motion动议,要法官裁决罚金的利息要从几年前最开始的时候计算而不是现在才开始计算。这个动议赢了又可以多几百万,输了没损失,干。
 

现在就是过几个月看被告上不上诉了。如果上诉,又是个100M以上的官司,且被告必须把17M先放在律师的信托账户里面才能上诉。如果不上诉,就是看对方啥时候付钱了。
 

所以这个路子自己真金白银的亲测下来,核心就是赢面大,利润空间高,导致容错率非常高,所以后来又拿着一笔丢了也不会心疼的钱去继续增资其它的案子了。那是参与第一阶段ROI 30%的case group好呢,还是参与第二阶段回报率可能更高,时间更短的trial好呢?如何参与呢?下次继续聊,还有更多的资料,要大结局了。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