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Themes

被动收入入门篇 11 – 干什么?怎么干?

接上篇,之前聊完了litigation finaning, private credit, entertainment financing, collectibles, 私募/天使/Pre-IPO等各类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之后,也聊了什么样的人群适合这些玩法,所以自己对号入座之后如果你觉得你适合,也就是说,你有能力且有愿意承担一定程度的本金损失来换取更高的回报,更多的路子,同时有闲钱能输得起,不会影响生活和心情,那你确实可以尝试被动收入来获得时间,地理和空间的自由。

那如果要尝试,怎么开始呢?干什么呢?怎么干呢?这篇我们就来聊聊资产配置这个宏大话题了,主要是想给大家分享一些配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上一些主流的配置思路和我自己的配置思路,看完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思路,开始构建自己的体系。

首先,被动收入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一个资产大类,我估计是网上极少的把被动收入概念和实操理论化,系统化,且还输出给大家看的博主了,所以主流压根就没有被动收入配置的数据,能找到最接近的是另类资产的配置数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把被动收入和另类资产放在一起讲的原因。那一般来说另类资产在主流认知里是怎么配置的呢?在N多年前,一般说法为总资产里配置10%到另类资产就到顶了-和我一再说的闲钱中的闲钱来尝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现在另类资产的比重节节攀升,我最近看到的数据是,连Family Office都搞了差不多35%了,而且一些调查反馈结果显示,家底厚的年轻一代有强烈意愿提高另类资产的配置比重,甚至愿意搞到50%,半壁江山啊。同时,在他们总资产35%到另类资产的配置中,差不多是private credit, 私募(包括pre-IPO)和天使这三类,且每类差不多都是12%上下,这是一种配置思路。

那我自己的配置思路就不太一样了。熟系我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就是做private credit开始的,之后试了无数路子,靠时间和运气筛选到现在,还在持续带来被动收入的路子主要是和法律相关的玩法,所以我重仓了legal lending和litigation financing, 且根据每年的结果持续加仓或调仓,所以我在被动收入和另类资产这块已经是50%以上了,且如果每年测试结果持续保持,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比更多。

具体来说,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是时间。

开始的时候,用闲钱中的闲钱快速大量试错,绝大多数玩法都是亏损的,绝少数有回报,然后就专注在有回报的几种玩法上,跑通一轮就大致明白了风险和收益的性价比,再砍掉一些性价比不高的,然后在剩下的几种上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码;有的开始亏了,那就继续砍砍砍,同时持续加仓剩下的还在持续进钱的路子。所以在我的配置思路里,时间是个很重的要素,我持仓的时间其实决定了我仓位的大小-某种玩法持续来钱的时间约长,仓位越重;某种玩法刚开始尝试,或者还说没跑通很多轮的,仓位就越轻,有点像强者恒强的感觉。

再来是流动性。

我专注被动收入就是因为我最看重生活,而生活全靠现金流。我的顺序是,先把生活安排好,无论玩什么都不会影响家人的生活,然后再来测试各种路子。其次,我最看重流动性,只在跑出来的路子里面重仓6个月到12个月的路子,这样可以快速测试,快速调仓,快速止损,超过12个月对我来说都不属于现金流的被动收入了。我会算好保持生活质量每年全家所需的费用,用合同上的回报率倒推出本金,投到6-12个月的路子里面来覆盖平时生活开销,剩下的钱再来考虑其他玩法,比如私募,初创等。这些就不属于现金流的玩法,而是赌长期收益,所以我肯定不会重仓,只是用闲钱中的闲钱去尝试。

最后是分散。

我重仓也从来不是all in,我自知没那个运气也没那个勇气,只能是大量分散,慢慢赚钱,只不过因为很早就靠被动收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这个过程感觉没那么漫长,也不怎么难熬而已。大量分散以后,如果某个路子突然没了,也不至于又得从头再来,还是可以保住原气的,也不会太过焦虑-心情平静是最重要的。

我看了一下,我自己现在的配置,大概是6/2/2这么个比例,也就是说,最重仓的legal lending占60%,patent litigation占20%,剩下的其它所有占20%;而前两种(legal lending and patent litigation)每6个月或者12个月就是一轮,属于现金流的被动收入,这占了80%,剩下的是私募/天使/Pre-IPO和各种其它的东西属于没有现金流,赌长期的玩法,占20%。,而这些所有加起来超过了我总资产的50%,这是我的配置思路。

聊完了主流配置思路和我自己的配置思路,终于要到下一篇大结局了,可以总结一下,作为你自己该怎么干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搞起来。

这是测试文本,单击 “编辑” 按钮更改此文本。

点击下方按钮, 分享此篇文章给你身边的朋友!